【探索争鸣】沈佳坤:应用型高校的校企融通创新模式与动力机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多案例研究
01 作者简介
沈佳坤,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从事校企融通创新研究;张军,教授,管理学博士,从事产学研科技创新研究。
02 引用本文
沈佳坤,张军,陈娟.应用型高校的校企融通创新模式与动力机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多案例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3):100-110.
03 摘要
本研究以三所理工类应用型高校为案例,基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探究应用型高校的校企融通创新模式与动力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型高校基于内外生优势因素,选择高校主导型、政府引导型和企业主导型三种校企融通创新模式参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应用型高校以校企融通创新参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需要依靠专业教师、创新成果、实验平台等内生动力要素的内源驱动,以及政府、科创企业、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外生动力要素的外源带动的协同作用来实现。因此,应用型高校应突出办学特色、加强优势学科专业建设,为建立高校主导型校企融通创新合作增加砝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参与政府引导型校企融通创新合作创造条件;基于产业人才和技术需求创新工作机制,为开展企业主导型校企融通创新合作奠定基础;优化内部科创制度环境,发挥好专业教师、创新成果、实验平台等内生动力要素的推动作用;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增强其他创新主体等外生动力要素的拉动作用。
04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创新链;产业链;校企融通创新模式;动力机制
在高等教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应用型高校通过校企融通创新参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行,不仅能够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成果转化水平,而且可以推动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19年,《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支持各类院校积极服务、深度融入区域和产业发展,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应用型高校作为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与科创企业资源共享、收益共得、风险共担,能有效参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行,为对接区域创新链和产业链、增强区域产业链韧性、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与以学术研究为主的研究型高校不同,应用型高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核心,服务地方或行业的特色创新发展。根据《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1年,全国共有普通本科学校1238所,除去研究型高校147所外,其余1091所均为应用型高校,占比超过88%。应用型高校主要专注于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特色创新需求,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人才以及开展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研究。这就要求应用型高校在基础性综合知识和专业教育的基础上积极适应地方产业和行业需求,使人才培养由学科驱动转向产业需求驱动,提高应用性研究解决科创企业技术难题的能力,并通过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对接。但现有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表明,大多数应用型高校长期以来受办学理念、资源禀赋、沟通平台等因素影响,缺乏与科创企业合作的有效机制与创新模式,难以较好地服务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因此,本研究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与运行视角探查应用型高校的校企融通创新模式与动力机制,以弥补现有研究不足,为提升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成果转化水平,发挥其在区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中的基础性作用提供决策支持。
一、
理论基础与框架
(一)
应用型高校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应用型高校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发挥“建设者”的功能。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完备的合作创新主体群落和环境条件,创新主体通过发挥各自异质性优势,基于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流动进行协同创新与价值创造,形成相互依赖和共生演进的开放式耗散结构。其中,创新主体包括应用型高校、研究型高校、科研院所、科创企业、政府等;科技服务机构包括金融中介、律师事务所、技术交易中介等;创新资源包括资金、实物、人力、知识、技术、信息等;创新环境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自然环境等。资源依赖理论强调,组织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能够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其生存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资源,并与周围环境中的其他主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应用型高校具有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产出科技创新成果等优势,能够与具有基础研究优势的研究型高校和科研院所,具有产业化、商品化优势的科创企业以及具有政策和资源配置优势的政府开展跨组织优势融合互补、资源互联互通的创新合作,实现科技、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的创造与增值。其中,校企合作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应用型高校参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提供了路径支撑。
(二)
应用型高校在对接区域创新链
和产业链中的作用
应用型高校面向地方产业和经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等特点决定了其能够对区域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起到重要的对接作用。创新链和产业链作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基础支撑决定了系统内物质、能量、人才、信息等资源的流动方向。创新系统理论强调,不同组织间知识的创造、转移和传播对技术创新的产生、改进、扩散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该理论,应用型高校和科创企业分别位于创新链的后端和产业链的前端,二者的创新合作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对接,打造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引擎,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三)
应用型高校与科创企业的融通创新
应用型高校通过与科创企业合作培养学生、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使高校师生能力结构和知识创新模式能够更好适应产业创新需求,并将学科专业知识应用到科创企业生产实践中去,协调合作各方的利益诉求,实现校企互联互通的融通创新。融通创新理论强调,多元创新主体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组织与知识的有效协同开展资源融合互补、知识共创共享、价值共建共得的创新合作。根据该理论,在学生共培方面,应用型高校的专业与课程建设需适应产业创新人才需求,通过科创企业提供的实践机会,将育人过程与科创企业生产实践相融合,实现高校育人目标与科创企业经营目标的耦合,形成校企互依共存的共生机制。在师资共享方面,应用型高校的专业教师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地区科创企业提供专业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与咨询服务,同时与科创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合作研发,形成校企共同创新的人才互融互通机制。在产品共研方面,应用型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应满足产业创新发展需求,通过与科创企业联合研发创新产品、进行商品化应用与市场化推广,形成校企互惠互利的长效合作机制。在物资共用方面,应用型高校的科技书籍、实验设备等资源可以为地区科创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服务,同时充分利用科创企业提供的实习实践基地与生产设施设备进行教学与研究,形成校企优势资源互补的资源配置机制。
(四)
应用型高校校企融通创新的动力要素
应用型高校校企融通创新的动力要素根据来源主体,可以分为内生动力要素和外生动力要素两种类型。内生动力要素主要为应用型高校自身的科技创新力量。大学发展的学术资本主义逻辑强调,高校教学科研人员需要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化应用获取外部竞争资源。在该逻辑下,应用型高校的技术创新能力优于科技力量相对较弱的科创企业,技术的推动使得教师有动力以技术转让、科技服务、技术参股等形式将创新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并培养学生的应用型技能。因此,内生动力主要来源于应用型高校内部对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从内部推动校企融通创新活动。外生动力要素主要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其他主体。大学发展的社会逻辑和市场逻辑强调知识的创造除了本身的学术价值外,还要为国家和社会需求服务,并通过市场化手段获取经济价值。在该逻辑下,市场竞争和需求会使科创企业主动与应用型高校合作,以获得技术创新带来的超额利润。此外,为满足地方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需求,政府会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税收和金融制度等,支持校企创新合作。因此,外生动力主要来源于外部市场对科技创新成果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及政府对校企创新合作条件的改善,它们从外部拉动校企融通创新活动。
二、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一)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理论驱动的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应用型高校参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校企融通创新模式和动力机制。首先,本研究在案例分析前提出文章的基础理论框架,有助于保证研究的内部效度。其次,本研究对具有代表性的三所应用型高校的校企创新合作进行多案例分析,探索校企融通创新合作模式,以增强研究的外部效度。最后,本研究探查应用型高校通过校企融通创新参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动力机制,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
案例选择
本研究在考虑高校定位、学科类型、所在地区科技创新环境、校企合作方式及成效等因素的基础上选取案例高校,具体选取标准如下。
第一,案例高校的办学定位为应用型,且为增强校企合作方式的代表性和可比性,学科类型为理工类。应用型高校面向实践领域培养应用型人才,并进行应用型创新研究,服务地方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鲜明的应用性与地方性特征。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理工类应用型高校更加注重将人才培养和理论创新与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产业需求相结合,有迫切与科创企业开展融通创新合作的需求。
第二,案例高校分别位于我国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所在区域拥有较为完整的创新链与产业链。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均拥有数量较多的应用型高校、研究型高校、科研院所、工程技术中心、科创企业、金融中介等创新主体与科技服务机构,以及丰富的金融、科技等资源,且科技创新政策完备、市场环境良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第三,案例高校开展了校企融通创新合作,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的评价指标及排名,本研究初步确定选择近5年在“中国应用型高校”排名中位列前30名的理工类高校,并进一步考察这些高校是否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获得了一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基于以上标准,本研究最终选取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三所高校作为案例进行研究。
(三)
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与可验证性,本研究采用多种来源的二手数据,并通过比对和相互验证构成证据三角形,以保证研究的构念效度。一是《北京统计年鉴》(2021)、《上海统计年鉴》(2021)、《东莞统计年鉴》(2021)等地区统计年鉴;二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移动”)、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门子”)等官网公布的资料与数据;三是中国高校教学科研成果大数据分析平台、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等平台的统计数据。本研究将通过上述方式获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建立案例研究数据库,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三、
案例分析
(一)
案例高校优势因素分析
案例高校从内外生优势因素出发,选择不同合作方式与科创企业实现融通创新,通过校企共同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开展科技成果研发转化,有效参与并推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根据资源依赖理论,内生优势因素是应用型高校评估和权衡内外部条件、发挥突出优势主体的引领或主导作用、选择校企创新合作方式的基础和出发点。三所案例高校主要内生因素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三所案例高校具有不同的内生突出优势,能够为校企创新合作方式的选择提供支撑。首先,源于自动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通信工程等学科专业的突出优势,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和资助金额相对较多。2006—2022年,该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7项,总资助金额达到10895.2万元,主要集中在优势学科专业领域,奠定了“专业+企业群”合作基础。其次,源于面向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应用型科技创新研究优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了较多学术论文并获得了较多省部级奖励。2006—2022年,学校发表WOS期刊论文4076篇,并获得省级奖励99项、部委奖励20项,以良好的研究基础以及国家大学科技园平台为“产学研战略联盟”创新合作奠定了基础。最后,源于深度把握所在地区先进制造企业创新人才和技术需求的突出优势,东莞理工学院在专利申请和授权方面表现较为突出。2006—2022年,该校申请中国专利7066项,授权中国专利2189项,通过与先进制造企业共投研发创新经费,为“共建产业学院”校企创新合作方式创造了条件。
(二)
案例高校综合分析
本研究将三所案例高校与科创企业创新合作案例的所属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及校企创新合作特征等内容置于同一框架下进行分析比较,具体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在各自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三所案例高校都拥有优良的创新环境和合作主体资源,通过不同创新主体主导的校企合作,实现了校企融通创新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其中,应用型高校、政府和科创企业分别作为主导者或引导者,从供给侧、政策引导和需求侧角度推动应用型高校的校企融通创新,并参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
第一,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专业+企业群”的校企合作主要以自身信息技术、自动化等优势专业为核心,主动与大唐移动等相关领域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积极推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案例高校充分利用北京市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以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众多科创企业、研究型高校等创新主体的优势条件提升专业优势,并与企业共建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实践创设良好环境,同时为企业供给专业人才和提供技术解决方案。这种以应用型高校为主导,从创新成果和人才供给侧对接科创企业需求进行创新合作,进而主动参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模式,可称之为高校主导型校企融通创新模式。
第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主要是地方政府通过专项资金支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引导高校与上汽集团等企业相互匹配并开展合作创新,推动产学研各主体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发挥积极作用。应用型高校与科创企业分别属于非营利和营利机构,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与保障能够对二者融通创新中的合作匹配、利益分享、风险承担等事项起到良好的沟通协调作用。案例高校通过政府搭建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了与科创企业等创新主体的信息共享,基于自身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特点选择相关科创企业进行合作,明确了双方在创新合作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实现了政产学研的互惠共赢。这种以政府为引导,通过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使应用型高校创新活动与企业需求相匹配,进而推动各创新主体参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模式,可称之为政府引导型校企融通创新模式。
第三,东莞理工学院“共建产业学院”的校企合作主要是西门子等科创企业根据产品研发和技术人才需求,主动联系专业适配高校进行相关领域的创新合作,并带动高校参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行。在富有活力的市场中,科创企业和应用型高校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高校深入调研企业创新需求,企业又主动与高校共建产业学院。科创企业将职业与技术创新标准嵌入人才培养过程,既满足了自身发展需求,又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创新实践和就业机会,有效实现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这种以科创企业为主导,从创新成果和人才需求侧对接高校专业优势进行创新合作,进而带动应用型高校参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模式,可称之为企业主导型校企融通创新模式。
四、
应用型高校的校企融通创新模式
(一)
校企融通创新模式
高校主导型校企融通创新模式是以高校为主导,从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的供给侧出发,以自身优势学科和专业为基础,主动寻求与科创企业合作进行成果转化与人才输出,通过优势互补的校企融通创新参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校企融通创新模式。该模式需要应用型高校拥有较完善的成果转化与人才合作培养实施方案,系统设计与企业的创新合作,从而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发挥良好的创新支撑作用。在该模式下,应用型高校依托实验平台与科研人员产出应用型成果并培养技术人才,进而选择对应的成果转化与生产企业,解决技术创新“最后一公里”难题,同时为毕业生提供适合的就业岗位。
政府引导型校企融通创新模式是由地方政府引导搭建创新主体合作平台,以科技成果应用及产业计划支持方向为牵引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等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应用型高校、科创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通过优势资源共享进行合作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校企融通创新模式。该模式需要地方政府制定良好的创新引导政策,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激发市场活力,并兼顾各创新主体的利益,针对区域产业链发展需求引导校企合作创新。在该模式下,应用型高校通过加入产学研战略联盟平台,寻找同科创企业进行应用型创新合作的机会,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与地方发展及产业生产实际需求相结合,积极融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并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企业主导型校企融通创新模式是以科创企业为主导,从科技成果和创新人才需求侧出发,根据产品创新需求与专业人才需要主动联系应用型高校,通过提供资源和应用场景进行联合研发与人才共同培养的校企融通创新模式。该模式需要科创企业敏锐察觉市场需求,并从产业需求端倒推到创新的各个环节,选择具有专业优势的应用型高校进行创新合作,通过利益共得、风险共担的融通创新带动应用型高校参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在该模式下,应用型高校紧跟产业发展方向,及时调整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内容,建立与科创企业创新需求相适应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体系,增强与科创企业创新合作的竞争力。
(二)
三种校企融通创新模式在对接区域“双链”中的作用
强化与科创企业的融通创新,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是应用型高校参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主要路径。三种校企融通创新模式在对接区域创新链和产业链中的作用具体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三种校企融通创新模式通过校企学生共培、师资共享、产品共研、物资共用的融通创新方式将教育链、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既满足了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实践转化和应用型成果转化的需要,又帮助科创企业解决创新人才需求和技术难题,增强区域产业链韧性,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首先,高校主导型校企融通创新模式通过位于创新链中后段的应用型高校与位于产业链前中段的科创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和实践育人合作,将创新链端口主动对接产业链端口。其次,政府引导型校企融通创新模式通过政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对接位于创新链前段的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创新链中后段的应用型高校的成果应用、产业链前中段的科创企业的产业化途径,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最后,企业主导型校企融通创新模式通过位于产业链前中段的科创企业发挥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从市场需求侧出发为高校创新成果提供应用场景,为创新人才提供就业渠道,与位于创新链中后段的应用型高校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培育创新人才,通过创新链的科技创新从源头上增强产业链的韧性。
五、
应用型高校校企融通创新的动力机制
(一)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
根据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应用型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流动是其融通创新合作的本质,需要内生动力要素的内源驱动与外生动力要素的外源带动的协同作用来实现。
1.物质交换。内源驱动方面,应用型高校提供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等研究场所和设施设备以及图书馆、教室、多媒体等教学场所和设施设备是校企联合开展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必需条件。外源带动方面,科创企业提供的机房、厂房、车间、机床等生产设施设备能够为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师生实习实训提供支撑;政府提供的土地厂房和扶持资金、研究型高校提供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科研院所提供的中试设施设备、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等物质资源能够促进应用型高校与科创企业及其他创新主体围绕科创成果转化与实践人才培养项目进行物质交换,实现优势资源共建共用。
2.能量交换。内源驱动方面,应用型高校提供的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等研究成果以及自动化、工程技术、信息科学等专业课程具有较高的知识势能。外源带动方面,科创企业提供的产品研发、规模生产和销售等产业化、商品化途径和管理为知识传播和应用提供动能;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和支持政策、研究型高校提供的学科前沿知识与技术、科研院所提供的实验室成果扩大生产技术、科技中介机构提供的成果转化渠道等知识资源能够推动应用型高校与科创企业及其他创新主体在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能量交换,实现从科研成果到市场产品的蜕变。
3.信息交换。内源驱动方面,应用型高校提供的新知识、新技术能够通过知识转移与溢出效应促进校企联合研发中的知识再造。外源带动方面,科创企业提供的消费者需求、业务流程、工程技术等市场和生产信息可以指引应用型知识的创新方向;政府提供的区域创新发展战略信息、科研院所提供的成果转化经验、研究型高校提供的核心技术创新模式、服务机构提供的专业技术对接和人才供需等信息能够助力应用型高校与科创企业及其他创新主体通过知识传播、溢出、集成以及信息传递、扩散、利用等,实现知识与信息的有序流动与共创共享。
(二)
校企融通创新的内生动力机制
应用型高校的校企融通创新内生动力机制即在内生动力要素的内源驱动下,对高校参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推动机制。由案例分析与实践可知,应用型高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内生动力主要源于直接从事创新活动的教师的创新需求,以及起间接支撑作用的创新成果和实验平台的成果转化需要。在学术资本主义逻辑下,一方面,教师作为应用型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有生力量,能够依托学校科研平台进行知识创新、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等活动,因此其积极性及精力投入直接影响高校的创新成果产出和学生培养水平。另一方面,创新成果和实验平台作为应用型高校进行校企融通创新的重要载体,能够为创新活动提供知识产权、仪器设备、测试环境等,因此其质量、经费投入和建设水平都间接影响高校的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与技术人才培养水平。然而,由于科技创新具有风险性、周期性和实效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应用型高校自发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应用型高校对内部创新资源具有控制和分配权,各部门间的资源争夺问题长期存在,而创新成果和实验平台质量的提升有赖于资源配置的倾斜。因此,应用型高校只有建立良好的内部科创制度环境,完善经费投入、资源配置、人员激励和考核、设备维护和共享等工作机制和实施方案,并由职能部门或专班进行切实有效的落实,才能从高校内部推动校企融通创新的实现。
(三)
校企融通创新的外生动力机制
应用型高校的校企融通创新外生动力机制即在外生动力要素的外源带动下,对高校参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拉动机制。由案例分析与实践可知,应用型高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外生动力主要源于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政府创新政策支持以及科创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其他主体对高校创新合作的带动。在社会逻辑和市场逻辑下,一方面,地方政府作为应用型高校的出资者与地方企业的监管者,从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经济社会建设战略出发,统筹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对接产业需求,建立校企融通创新平台引导各创新主体通过优势互补开展创新合作。另一方面,科创企业、研究型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应用型高校开展共同研发、技术转让、人才共培等创新活动,促进人才、成果等资源在创新主体间的交换与流动,发挥各创新主体知识创新、传播、应用、转化等功能,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根据资源依赖理论,应用型高校内部资源和创新能力的有限性与特异性使其参与校企融通创新时必然受到外部政策、资金、科技水平等环境的影响。其中,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配置起引导作用,科创企业的创新投入和项目合作起带动作用,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的协同创新和学科建设起创新能力提升作用。此外,政府、科创企业、科研院所作用的发挥还需要金融、法务、人力资源、专业技术等服务机构的助力和支持。因此,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需要有健全的科技服务体系及良好的市场环境,以有效发挥多元融资渠道、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与定价等功能,促使其他创新主体从应用型高校外部拉动校企融通创新的开展。
(四)
校企融通创新内外生动力机制的协同作用
内外生动力要素以“内推外拉”驱动应用型高校与科创企业融通创新,使应用型高校从“参与”到真正“融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校企融通创新的内外生动力机制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基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开放式耗散结构,应用型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不断发生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流动,通过内生动力要素内源推动和外生动力要素外源拉动的协同作用促使校企融通创新呈螺旋式上升趋势。根据融通创新理论,应用型高校与科创企业融通创新内外生动力机制的协同作用主要体现在知识协同和组织协同两个方面。一方面,知识协同是指创新链上的应用型高校、科研院所等主体基于知识的创造、传播、应用、转化等活动与产业链上的科创企业等主体通过科创合作进行知识学习、交互、协同,实现知识集成和管理效益最大化。应用型高校的校企创新合作一般以解决某项技术难题或人才培养需求为目标,各创新主体联结成利益共同体并深度协作,整合各方的异质性知识资源,优化合作组织整体的知识结构并激发各方创新活力。应用型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合作过程中,个体间的沟通交流、相互协作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吸收和整合利用,促进组织间知识的转移、转化和融合,从而实现知识增值并促进双方创新力和生产力的提升,从知识创新需求与核心能力提升角度实现内源推动和外源拉动作用的协同。另一方面,组织协同是指协调创新合作主体各方利益诉求、合作意愿和分工内容等,聚合各方力量提升资源利用率并降低科创活动风险,从而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实现组织整体效率最大化。应用型高校科创合作组织的建立需要各创新主体通过信息共享、行为规范和管理协调来实现,通过开展能力互补、资源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得的紧密合作,促使各主体间知识、物质、能量的有效整合和共享,并在合作过程中不断增强组织间的协同。应用型高校通过参与构建组织间的管理协调、分工合作、资源整合等机制,获取校企融通创新必要的资源和能力,助力高校突破应用型成果转化和实践人才培养的瓶颈,从创新效益和资源收益最大化角度实现内外生动力要素的协同。
1.突出办学特色、加强优势学科专业建设,为建立高校主导型校企融通创新合作增加砝码。首先,应用型高校应根据地区产业优势和重点发展战略领域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使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增强学科专业优势。其次,应用型高校应结合现代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趋势与科创企业共建实训实践基地,融合政府政策、产业基地等优质资源,将产业创新需求融入学科建设与青年教师培育目标,强化区域应用型办学特色。最后,应用型高校应精准对接目标企业的研发和技术创新人才需求,加强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将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标准融入学生培养方案,通过订单式、顶岗实习培养计划,打造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平台。
2.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参与政府引导型校企融通创新合作创造条件。首先,应用型高校应积极与研究型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共同开展专业领域科学前沿的核心技术研发,并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自有科研团队和能够自主攻关的科研力量。其次,应用型高校应围绕产业和行业发展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的“以教为主”向“教训结合”的育人方式转变,建立适应企业创新需要的实习基地与专业实践课程体系,邀请企业工程师、各级管理人员等作为校外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最后,应用型高校应加强协同创新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通过拓展资金来源、提升管理水平、引进先进仪器设备等,为提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创新合作水平创造有利条件。
3.基于产业人才和技术需求创新工作机制,为开展企业主导型校企融通创新合作奠定基础。首先,应用型高校应与科创企业建立人才和技术需求的信息共享与沟通机制,为建立从创新链端口对接产业链端口的人才培养机制奠定基础。其次,应用型高校应完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合作机制,主动与企业开展共投经费的平台建设与技术攻关,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及企业技术难题开展科学研究,提升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能,切实解决企业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题。最后,应用型高校应积极争取各种渠道资金,通过设立创新创业孵化器和参与投资基金等,支持学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创新创业项目,探索校企合作发展的新路径。
4.优化内部科创制度环境,发挥好专业教师、创新成果、实验平台等内生动力要素的推动作用。首先,应用型高校应健全创新实践激励和考核机制,融入校企融通创新绩效目标,以学生就业质量、成果社会贡献度、企业满意度等为主要指标构建应用型高校的校企融通创新主体作用评价体系。其次,应用型高校应完善学科专业建设紧跟就业市场需求和产业链科技前沿的工作机制,激励教师在传统专业和课程中融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产业新业态发展方向的内容,建立和完善创新研发的容错机制与风险承担机制,激发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最后,应用型高校应充分发挥技术转移办公室、对外合作办公室等组织机制的作用,推动各项成果转化和创新合作制度的落地,促进合作组织间知识学习、交互、协同,并对校企融通创新项目的规划方案、实施步骤、预期目标达成情况等进行测评,提升实验平台资源利用率,督促创新合作项目切实达到创新实践人才培养和创新成果转化目标的要求。
5.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增强其他创新主体等外生动力要素的拉动作用。首先,应用型高校应努力争取地方政府专项经费资助,积极申报产学研合作创新项目、引进学科专业人才、有效运用知识产权,并通过争取政府财政补助、税收减免、用地保障等政策,调动科创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其次,应用型高校应利用好政府牵头构建产学研融通创新合作平台的机会,与科创企业、研究型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开展合作,创新合作模式并完善合作机制,发挥政府引导、高校内驱、企业带动的协同创新优势,形成以科技创新服务企业成长的长效机制。最后,应用型高校应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中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风险分担等体系建设,通过科技成果保护和转化、人才培养管理和监督、合作平台运行和组织协调等措施,有效发挥内外生动力要素驱动机制的知识与组织协同作用,更好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和质量。
分享、点赞和在看